醉在玄武湖 [现代] 孙 振
离开南京十二年了。在这十二年里,我常常惦念着玄武湖。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,每当进入一种水秀山明、花香鸟语的境界,总不免要想起她。
一九五六年盛夏季节,我在玄武湖为一位调离南京的老战友饯别,多喝了一点白酒,傍晚走在翠堤上,一阵阵凉风扑面而来,竟至于醉倒了。
从那以后,我就想着要抽出一整天时间来,独自一个人领略一下玄武湖的风姿和韵味。
这个愿望终于在一九六二年的夏天实现了。那是一个星期天,那天滴酒未饮,然而醉了,为玄武湖的美妙风姿所沉醉,直到半轮明月荡漾在那湖水中的时候,才伴着凉风回到家里。
那天清晨,我在玄武门的小店里,吃了两根香脆的油条,喝了一碗甜津的豆浆,信步走进了玄武湖。堤岸两边的垂柳,象青春年华的少女,一头茂密的长长的发丝,散披在轮廓清晰的双肩上,沐浴在金黄的霞光里。清且平的湖水,象擦净了的镜子,照映着她们的苗条身影。湖面上升起阵阵轻柔的水气,缓慢地向堤边散延。含着柳叶清香的晨风,扑面而来,沁人肺腑。看那远处的长堤上,娉婷婀娜的垂柳,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。这一切,宛似神话中的仙境。
要说玄武湖独具个性的风姿,还在于它把园外景色尽收园中,浑成一体。
秀丽的紫金山,就在玄武湖的东边,山影倒映在蔚蓝的湖水中,显得格外苍翠。小小扁舟游荡于周围数十里的水面之上,穿行于连接五洲的拱桥之下,恰似置身于巨幅山水画中。紫金山天文台,在那深绿的顶峰上。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,那是科学家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地方。
玄武湖南临台城。先是三国时代的东吴、东晋,后是南朝的宋、齐、梁、陈,合称六朝,先后都在台城建筑宫殿。而以陈后主——陈叔宝最为靡奢。唐代诗人刘禹锡写诗讽刺陈后主说:“台城六代竞豪华,结绮临春事最奢。万户千门成野草,只缘一曲后庭花。”当时建造的临春、结绮、望仙等宫室,香木作料,镶金嵌玉,无比豪华。陈后主与嫔妃、文臣游宴,制作《后庭花》、《临春》等艳词,日夜淫乐,歌舞达旦,甚至隋兵已经南下攻城,后主还在睡梦之中。六朝金粉,早已为历史风云所涤荡,而留下的台城遗址,仍常引起人们的无限慨叹。
南京的夏天是炎热的,然而一旦步入玄武湖,炎夏带给我的疲惫和烦恼,就消失殆尽了。中午时候,我登上了梁洲玄武厅二楼,吃了几只小笼包子,泡了一杯雨花茶,一边品茶,一边凭栏远眺。湖面上伞盖般的翠绿的荷叶,一重又一重地伸展开去,扶托出鲜艳的荷花,播送着一阵阵荷香。无数的黄莺、画眉,在那柳枝上合奏着清新的歌曲。
下午三时,要算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了,可是不久,凉风突起,荷衣翻舞,柳丝扬拂,哗啦啦就倒下了滂沱大雨,涤荡了蒸腾的暑气。另外的半边晴空,更显得分外明亮,太阳的光芒照射在雨柱上,象是万根银线,闪闪烁烁地从天而降。一会儿雨过天晴,游人们更加精神抖擞,伸开双臂,敞开胸膛,深深地吸一口雨过清凉的新鲜空气,奔向那经过雨水洗涤过的修竹丛林。这时候,一弯彩虹,飞架南京城头,把玄武湖装点得彩色嫔纷。游人们歌唱呀,欢跳呀,竞舟呀,青年们完全融进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,老年人也忘记了自己的灰白鬓发回复到了童年。
我第一次在玄武湖饮酒过量,回家以后酣睡难醒;这次为玄武湖的美妙风姿而醉,醉后彻底难以成眠,填词一首:《水调歌头·仲夏玄武湖》:
绿水绕芳岸,倒映石城斜。登楼极目翠盖,扶出万重花,翩翩小舟游划,划起莲花飘洒,洒遍水之涯。漫步绿荫里,消暑这边佳。
城头处,燕飞急,雨穿霞。万根银线直下,雨打叶沙沙。霎时蝉鸣雨止,绿叶朝阳凝露,烁烁闪金华。忆昔到此处,一片草参差。
*孙 振,江苏靖江人,摄影评论家,新华社摄影部主任,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。此文选自1982年3月20日的《周末》报。